對話,於是我們遇見了彼此




本來這一篇文的原型是想記錄與朋友正在進行的讀書會,後來,因為近幾次的對話過程有感,讓我忽然想改以「對話」為主軸,將近期這幾段美麗的對話過程記錄:

之一 草莓。爛草莓


三月底,水果攤裡已少見草莓,不料,卻在工作中因為偶然參訪某校時,意外發現小市集裡有販售有機草莓,二話不說立刻買回家給孩子。

興奮的孩子大口大口的品嚐之際,仍不忘把最大的一顆分享給我,草莓一口咬下去,酸酸甜甜,心更甜。

然而,因為回到家已晚,因此,我也趕忙著梳洗,準備帶孩子就寢。就在就寢前,孩子跑來跟我說,還有要送我的禮物,跟去一看,小子竟然把草莓捏的爛爛的,滿桌滿地都是草莓汁。

!!!

看到貴鬆鬆的草莓變成這樣,還有一團亂的空間,加上夜歸的疲憊感等種種因素,雖然已盡可能忍住了脾氣,但口氣還是不佳吧,孩子雖然理現場時沒掉淚,但是奧嘟嘟的臉說明了一切。

帶孩子整理完環境後,回到房間決定睡前跟他好好地對話,我試著先反應他的情緒:「你現在是不是覺得很委屈和難過?明明想送媽媽禮物,結果卻被唸了?」

孩子沒說話,點點頭後眼淚卻掉下來了。

在給孩子秀秀和抱抱後,透過對話的過程我才明白,原來他也想準備草莓汁給我,而這是他想到不花錢可以有的好方法。明白了他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滿地草莓汁以及草很貴等念頭相比,那顆想給媽媽驚喜的心好像因為我先入為主的觀念而打壞了,決定跟孩子道謝也道歉,同時,對於原本想跟孩子說草莓很貴、把草莓弄滿桌滿地很浪費等等的道理,也就此打消。

從草莓事件中,我反思著,大人總是太快地用自己的觀點套到孩子身上,卻很少用心聽聽孩子想說什麼,可是,慢下來,耐著性子,卻總會發現,原來,孩子的心是那樣的柔軟,孩子也很需要有個願意聽的大人聽眾啊!

之二 親愛的,你不需要他人的認同


前一陣子因為志工團體中有關工作幹部一事,和O有了一些對話。

本來,O就對於這件事有些情緒,聊著聊著,又出現了我熟悉的模式:拿著陪伴孩子太少做為理由,對於我為明年預做準備要投入的事宜強烈表達意見。那一刻,當他這麼做時,也勾起我許多情緒:憤怒、不公平、罪惡感等,同時,又因為近期在讀周幕姿的「情緒勒索」一書,當下也覺得被勒索了。

這樣的對話讓我想起四年前,同樣的理由裡勾起我滿懷罪惡感的心情,於是,此刻的心情加上過往回憶,更加堆疊了原本就滿溢的情緒。

然而,感恩這四年間自我覺察的練習和累積,我發現雖然當下情緒滿溢,但也知道自己不需要討好任何人,知道那是O的模式而已,於是,在那一刻,我選擇以事實回應,同時,也讓對方明白這類的指控,我的感覺是什麼。

出乎意料地,原來看似不對等的能量忽然起了變化,在那些似是而非的理由背後,只是一個丈夫對妻子讓自己總是太勞累的關心與擔心:關心我的負荷量又太大,擔心因為負荷超載間接影響自己和家人的身心,於是O習慣地就會把這些負向能量丟到佔據我時間的團體裡。而我,因為太在乎他人眼光,因為需要被認同,所以反而被這些理由絆住,不是試圖想說服對方,就是放棄了自己的追尋,而事後卻也把這些怨懟丟向O。

人總是要解開了眼前的限制,才可以回來面對各自的課題,就像我不用因為需要被認同而改變自己的決定,卻也同時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做好和家人的溝通,讓他們理解,但不一定要認同。於是,因著這些對話,我又想起了「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一書中,曾標註的二段我最喜歡的句子:

對話是一種素養,是一種好奇與關懷,也是一種美與創造。

停頓是一種隱形力量,有助於彼此覺知,也助於更深刻的體驗。

透過和孩子和先生的對話裡,我感受到對話帶來的力量,同時也期待著未來的日子裡,因為平等的對話,能讓我們都有更美好的體驗與創造。







思嘉女郎的FACEBOOK粉絲專頁,
歡迎按讚加入,FOLLOW最新訊息也一起交流互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