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小丑》面具,你我都曾是造就那一些的無心之惡

圖片來源:Hypebeast
在電影「小丑」爆紅之前,提到「小丑」二字,會讓你有哪些聯想呢?馬戲團?牌卡裡的JOKER?把歡樂帶給別人的丑角?⋯⋯,對我來說,在開始看這部影片之前,「小丑」這二個字,我是這麼關連的,而在觀看「小丑」一片後,更是加深小丑一詞在於「歡樂」與「悲苦」的反差,畢竟,男主角亞瑟一開始生活雖然清苦,卻仍然很想在人生正途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博取他人歡笑的。
可是,這個社會裡有意無意的冷漠,卻容不下像他這樣的人,這也迫使他最後墜落,開始用不同眼光看待人生:
「我曾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現在我發現,其實是一齣喜劇。」 I used to think that my life was a tragedy, but now I realize, it's a comedy. ─《小丑》Joker

(以下可能部分劇透,介意者慎入)

那些出於自衛,但無意的惡

圖片來源:Hypebeast
影片中,有一回亞瑟坐在公車上,出於善意地想逗弄座位前的孩子,卻在孩子發笑時被一旁的母親制止,亞瑟忍不住身上突如其來的狂笑病症,更加惹怒了這位母親,雖然亞瑟拿出身上的症狀說明卡,卻依然沒有辦法真正幫助到他自己。
那位母親是惡意嗎?但是,站在母親一職,也不過出於想保護自己孩子的心,只是,這樣的斥責與防衛卻傷了亞瑟的善意也加深了他的失落感。
另一個無心之惡,則是來自於他的同事藍道。
一開始,藍道因為不忍亞瑟被街頭孩子欺負,私下送了一把槍給他,希望他能保護自己。然而,卻在亞瑟於醫院為病童表演時,不小心由褲管掉出槍枝之際,藍道因為害怕而先指稱亞瑟的槍是向他買來的。因為這一點,使得亞瑟丟失了工作,也為藍道自己日後種下了死因。
社福機構對待亞瑟的方式,則是無心之惡的另一種。
或許對於這些機構人員來說,像小丑或是小丑背後代表的整個族群,只不過是某個病歷表單、某個”工作任務"需要”被處理”:例行性問話、評估、寫報告,卻沒有真正在乎與關注眼前這個「人」,甚至最後因預算經費不足要結束時,也不曾關心這一群人日後該怎麼辦。
然而,最大的無心之惡,或許則來自於亞瑟的母親吧!
一個女人,領養了孩子,卻任由同居男友罷凌、暴力對待,然後,在悲傷痛苦之際,卻叫孩子要學會微笑面對這世界,並喚他為『快樂』。對一個也有精神疾病的母親來說,她的所做所為,又該如何去評判?她因為自己的軟弱而傷了亞瑟,但是,一直那麼孝順的亞瑟,一直在外面受挫,回到家卻跟母親一起看著脫口秀渡過片刻歡樂、對明天仍寄予那麼渺小,卻仍抱著一絲絲希望的亞瑟,在最終想起了真相後,又要怎麼去承受與面對這一切早已刻意被腦海藏起來的回憶和傷痛?
小丑的環境裡沒有一絲的善意,除了矮個子同事蓋瑞,小丑亞瑟說,他是唯一對他好的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


圖片來源:Hypebeast
這一些的無心之惡,加上那一些刻意的嬗笑、羞辱、毆打,都硬生生地將「亞瑟」推向「小丑」的位置,甚至意外地建立起階級的對抗之爭,也建立了亞瑟極端的自我認同,最終走向屬於「小丑」那既混亂又美妙的世界。
這使我想起前一陣子公視爆紅的影片:「我們與惡的距離」。
「與惡」片中,不也同樣地呈現了人性裡的惡嗎?
因為對於精神疾病的無知,所以大家不希望這樣的病院建立在自己的社區之中;因為對於精神病患的恐懼,律師妻子丁美媚在看到應思聰時,因為躲避而流產⋯⋯。另一方面,網路鍵盤魔人、為收視率搶新聞的記者,無知的社會大眾等,也都是無意之間成為「惡」的製造者,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因為無心,卻傷害了另一顆心啊!
差別只在於,「與惡」片中仍有善意的人,為著理想而努力著,而「小丑」的世界裡,就連蘇菲的善意,也不過是亞瑟自己的幻覺,這不更可悲嗎。

愛,直到成傷


有人說:「一點星星之火,可以使火著起來。」
假如,在小丑的世界之中,曾有那麼真實的一個人可以支持著亞瑟,會不會,他的善意、他的夢想可以被重視、被看見?會不會,最終迎向他的,不會是那些崩壞後的世界?
我忽然想起一直很喜歡的德蕾莎修女,在她諸多話語中有這麼一段:
在飢餓的人中,在赤身裸體的人中,在無家可歸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在沒有人要的人中,在沒有人愛的人中,在麻風病人中,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 假如你愛至成傷,你會發現,傷沒有了,卻有更多的愛。

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又是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呢?
我們忙著關注自己之際,是否也能分些心神照看他人?
而當欺騙、謊言充斥這世界,我們又是否願意再次給出那一份彌足珍貴的善意?
不停地去愛,直到成傷。
你願意嗎?
你會願意嗎?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歡迎按讚追蹤哦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