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為我們建構了什麼?我讀《泰利的街角》


根據最後一篇書寫至今,算來有五個月左右沒有再筆耕了。想再拾起筆,純粹有感於書寫能為自己帶來相對深刻一點的思考(弦外之音:少了書寫也少了整理思緒的自己),因為書寫,就會把過去所見、所聞做關連,因為書寫,幫助自己對一件事好好地咀嚼,既然放在自己的記事本也是寫,放到網路上也是寫,藉著書寫而引發的互動,似乎更能給自己動能。
去年底,看到一同執行計畫案的二位夥伴像是小書庫一般,一個常能推薦一堆書,說出許多觀點、知識;另一個則是每日筆耕,寫下許多書籍、電影介紹,不由得反思了自己過去這幾年書讀太少,空了。於是,2021替自己訂下讀書計畫,讀完後要嚐試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想、收穫之類的,文字不在於長短,也暫且不管是否言之有物,寫,就對了。至於要讀多少書?本來計畫100本的,但簡單換算後,發現這樣近乎每週要讀2本書,以目前的自己恐怕過於挑戰,於是,降為50本似乎是可以一試的目標。

今年的第一本書:泰利的街角

得知這本書,其實是某校的考試範圍書,但不諱言,若不是因為這樣的機緣,像社會學這一類的書,我還真的幾乎不曾碰過,算是一本開啟我對社會學面向關注的書籍之一。
以下,是讀完當時做的簡記:
學習敘事治療過程裡,看見了「社會」的一角,課堂中提的「社會如何建構我們」一直被自己銘記於心,而「泰利」一書,則是作者透過自己的「參與其中」,看見"社會"如何建構了美國黑人社會,為了找相關資訊,特地在網路爬文,卻少見此書心得分享文或書評之類的東西,即便在社會系裡,它似乎是一本必讀書籍(莫非關鍵字搜尋下得不好)?
我覺得自己目前的思考仍留於片面而不夠深入,但也姑且就這麼先記著一些讀後感:
首先,社會對於一個男人是如何的樣子是有既定框架的,而絕大多數男人也都把這樣的價值套在自身,因此,做為黑人的這群人,自然也是這麼被期待的。然則,與一般中產階級不同的地方是,當他們無法進入技術性工作裡,並賺得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的錢時,泰利以及這群人開始走到街角,開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包裝以免於面對自己的失敗,畢竟那太殘酷了!社會無法提供他們應有的價值與尊重,他們也把自身鑲嵌在其中,認定了自己沒有辦法做到這些。
而這一切失敗的開始,竟始於原本住在同一社區的中產階級陸續搬遷,使得社區原有的「縱向整合」開始走向「單一階級社區」,但,更讓我感到好奇的是打從何時開始,美國社會對於「膚色」產生的異樣眼光呢?黑人,又是怎麼走向低下階層的?
其次,書中由黑人與工作為線頭,進而談及泰利(代表該區整個黑人)因此在親子、婚姻及友誼等關係上的不穩定,他們眼中的未來只存於當下,為了能生存下去,他們既把自己塑造成利用者(卻無法十足成為這樣的人),稱兄道地拉近關係以利用著有實質資源的朋友,卻又在關係當中面對金錢與女人的衝突時不斷受傷,在這深深無力感下,繼續用著一個又一個的不在乎與謊言形塑自我。
書中的最後,部分提及了真正的改變並不是予以救助金,金錢授與永遠是最便捷的方式,卻並不一定能真正解決問題,像是給予孩童教育,用正確的眼光看待他們,才能慢慢地提升與改善這樣的社會現象。
由「泰利」一書反觀台灣社會,又有哪些人是類似於泰利的位置?在查找網路資料時,有一篇的提問很引起我的注意,摘錄部分內容如下:
老師要我們閱讀《泰利的街角》的中間去思索「泰利為什麼在街角?」同時挖掘當一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下,哪些人會被犧牲?並探索而造成這種現象後更深層的社會問題!將此問題發效置於今日看似多元的台灣社會中對於特定族群(原住民、新住民等等)的偏見與結構性歧視,會造成怎樣的結局! https://socio123.pixnet.net/blog/post/29073364

另一篇關於ADHD的社會學觀察裡,有一段話也讓人有感:
當小學生無法在學校的座位上坐好坐滿四十分鐘,為什麼不是因為他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覺得上課時間有點太長、或是椅子太硬不舒服、不喜歡老師或同學,卻是因為他得了所謂的注意力缺失症呢?當一個人無法專注地與人交談,為什麼不是因為對交談內容或對象不感興趣,而是因為得了注意力缺失症呢?不論在學校、公司以及各種人際應對中,人們所展現出來的不專注,也許更有可能是因為「社會化」的過程出了問題,因而不願意或無法服膺當下的互動規則。然而,當我們將社會化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透過建立起診斷標準轉化為醫療問題的時候,也許正如傅柯所言,正是一種精神醫學普遍化的展現。 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6/11/22/chenyichun-2/

或許,簡單的歸因能快速解決問題,好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繼續解下一道題,然而,深刻的思考,則帶著我們看見不同的風景,也可能因此,讓人學會用另一種眼光看待習以為常的事情。
書籍資訊:泰利的街角
內容簡介(摘自博客來): 《泰利的街角》自1967年出版以來便獲得廣大的迴響,民族誌研究紮實,推理深具說服力,拓展了社會科學界對都市問題、貧窮再製以及種族議題的視野,因而屢被各界意見領袖列為必讀的經典。作者最另類的地方在於他那過人的說故事能力,平實的筆調,卻充溢著令人震撼的同理心,再次將血肉賦予這些被主流社會化約、污名化的非裔都市貧民男性,因此本書的影響力早就跨越以詰屈聱牙與晦澀難懂著稱的學界藩籬,成為任何渴望認識不平等問題與關心社會公義的普羅大眾的知識寶典,這其中也包括了有志改革的政策制訂者與社會運動人士。
時值台灣逐漸走向新自由主義化的移民化社會之際,愈來愈多的不同種族與族群加入了台灣社會。在此同時,更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所謂M型社會的趨勢下痛苦地墜落貧窮的深淵。然而,我們這個自允種族高度同質、階級問題不存在的社會,似乎尚未準備好迎接多元種族與貧富差距日增的現實,在公領域及報章媒體上,時常可見曲意結合種族與階級歧視的論述,對特定人群的偏見與結構性歧視,在制度層面上一再被複製。透過這本小書,台灣的讀者或能重新反省這群社會邊緣人的結構性困境,審視當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是如何對待這群弱勢者?我們的主流民意欣然接受「商人無祖國」的謬論,卻聽不見弱勢者無聲的吶喊。這種社會,還有什麼公理和正義可言?
本文同步發佈於方格子
https://www.facebook.com/cookiebrother.scholastica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