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筆記 01。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

應該有一個月以上沒有更新文章了。若是用準備開課事宜為由,好像也說不太過去,不過,整個人的能量又確實都投入其中而沒有太多心思顧及其他。
課程在昨天終於結束,休息(頭痛)半天後,開始可以把心思拉回來整理,而我也一直是個容易回顧與整理的人,總是需要要好一段時間,才能把整個心思從當時的事件中慢慢離開,就像會不斷重複聽同一首歌的行為模式,好像在細細品味什麼一樣,雖然有時難免覺得耗費時間,骨子裡卻又明白自己需要這樣的過程。
暑假的七、八月,頭一次的帶狀課程在永和社區大學展開:「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本來得知有8個人報名時,心中已經覺得安慰,隨著時間經過,到報名截止日前,竟然出乎意料的額滿(25人),隨著人數變動,課程設計的方式也就跟著調整:由團體性的討論轉為分組型的課程,但又還是想保留「團體」狀態時能有的深度,於是,這成為我首要面臨的挑戰。
其次,對於這樣類型的課,我一直不敢說自己能「教」什麼,內在也對於被稱為「老師」有一種小心,一方面文化裡對於「老師」的稱呼就已產生上與下的隔閡,另一方面,生命這種事,有誰可以教誰呢?更多時候只能抱持著分享的心情:分享我曾經走過的,分享已知的,分享我自己的體會,然後藉著團體間每位夥伴的激盪引發出更多的看見(洞見),幸好,這部分在最後的回饋與整理中有看見成效(假若要衡量一門課的效用的話)。
最後,我的挑戰在於跨年齡層的教學。雖然在社大目前學習者都是成人,不過二十初的年輕人和五十歲的中年人士,在面對生命經驗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一點在艾瑞克森(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中可以見得一二。
當然年齡層的不同,或許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理解與看見,卻也可能成為彼此交流的限制,雖然最後我仍不確定自己是否合宜的運用了跨齡帶來的效益,不過,某一方面我也阿Q的告訴自己,在生命面前,他人的觀點只是一種選擇、參考與激盪,最後得負責的還是自己。所以,這個跨齡與其當成挑戰,不如看成是一種加分的利多,如果一個人可以因為跨齡而看見更多的話。
談完了開課的挑戰,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想分享每堂課程的概念,某部分是自己的教學筆記與整理,此外,若有人因為不小心讀到了這些文字而有收穫,也是我的另一個心願。
你問我課程最後如何嗎?
說真的,在聽過大家分享的收穫後,對於當初這些視為挑戰的部分,總算感到安心。雖然課程的細節設計上,還有許多可以再留意的地方,但也還稱得上瑕不掩瑜。而讓自己感到意外的是,最後的活動裡竟然也收到夥伴(為了拋下師生上下的關係,所以我寧願以「夥伴」稱之)給我的祝福,覺得窩心。
回想二年前來到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工作時,連著幾年辦理了全國優良課程評選,那時候像是站在門外的人,看著各社大老師們展現課程成果,也討論著離自己有一段距離的事務,帶著一種理想性卻又有著隔閡。如今親身體會,就好像旁人告訴你溪水多冰涼,但若沒有親身觸碰,你永遠不知道那沁涼是如何一樣。

課程資訊:
新莊社大秋季班:彩繪心靈~和諧粉彩說說畫,報名請洽新莊社區大學

系列文: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歡迎按讚追蹤:


留言